“有眼不识金镶玉”是我国广为流传的一句俗语,人们常常用其比喻见识浅陋不识宝货的现象,反衬了“金镶玉”工艺之珍奇。“金镶玉”在琢玉工艺学上学名称为“金银错嵌宝石玉器”,民间俗称“金包玉”。汉代时因“和氏壁”玉玺缺角,能工巧匠以黄金修补,遂称“金镶玉玺”,“金镶玉”工艺便由此得名。清初我国的“金镶玉”工艺十分盛行,清乾隆皇帝曾写下许多赞美“金镶玉”工艺的诗篇。但这种工艺精细复杂,耗时费工,所以这一工艺在清道光之后极为罕见,在民间流传如凤毛麟角,几近绝迹。
难能可贵的是,在1908年起莆田市沿海的北高镇冲沁村(原址:冲营乡上沁安村),张阿罕“金镶玉”技艺珠宝首饰加工作坊在当地十分走红。1938年,张阿罕的侄子张如鑫、儿子张阿岳到上海拓展“金镶玉”珠宝加工生意,在上海山西南路108号经营“天发珠号”,主营商品为“珍珠、翡翠、玉器”,正式推出“华昌张记镶嵌首饰”,华昌珠宝品牌正式诞生,并扬名于上海滩。
1952年,“三反五反”运动后,因政策原因,上海“天发珠号”停止营业,张阿岳返回故乡,利用在上海打拼的一些积累,又在家乡开设一家“华昌饰品杂货店”,仍悄悄做自己的老本行,为一些熟人加工“金镶玉”、“玉镶金”镶嵌首饰。1958年大跃进时,“华昌饰品杂货店”曾一度更名为“跃进杂货店”,晚年的张阿岳最担心的是“金镶玉”的绝技失传,就把这一传统技艺传授给儿子张文水、侄子张文虽等人,他在晚年还用毛笔留下了《华昌“金包玉”图谱》、《华昌“玉镶金”图谱》、《华昌男戒图谱》、《华昌琢玉仿古图谱》等四套珍贵的“金镶玉”“玉镶金”技艺的图案资料。
1964年张阿岳去世,“华昌饰品杂货店”由其子张文水经营,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,扫除“四旧”,“华昌饰品杂货店”由公社革委会派人接管经营,改名为“红旗供销社”。
1988年,张阿岳的孙子张国王在“莆田市台胞购物中心”开设了珠宝首饰加工、零售店,开始恢复珠宝生意,并继承了“金镶玉”、“玉镶金”传统工艺。1998年8月,张国王正式注册成立了“莆田华昌首饰有限公司”,实现了他的祖父张阿岳先生一生未竟的事业。